01

● 离别是人生常态 ●

小的时候不明白,幼稚地认为我身边的人,会像童话故事一样,都可以长长久久幸福地在一起,长大了以后才知道,大多数人只能陪你走过一段路。
人走茶凉,离散无常。匆匆一生,一个人来,一个人走。
我也是在群里和小姐妹聊天的时候才知道朋友突然请假回了家,停学两周。私下询问,是家里出了事。
能停学回家多半事不小,八九不离十是哪位长辈离去了,但我没想到一天之间竟走了两位,其中一位还是朋友的妈妈。一时之间话梗在喉咙,看着手机键盘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上次见阿姨的时候还是两年前,一手端着水果盘,另一只手招呼我们:“妮妮们,过来吃水果呀!”温柔而亲切。而如今像电视剧般十分的突然,但不得不承认,这就是现实。
离别亲人的痛,触不到,摸不着。是一种长久不散的无可奈何,空虚至极的无能为力。恍惚间日子如常,但下一秒脱口而出的称呼又能使整个人彻底清醒。

02

● 多一点联系 ●

我在外省上学,开学从机场打车去学校,开车的司机是个很实在的叔叔,和我爸爸的年纪相仿,这一聊就聊深了,叔叔有个在本地上班的女儿,都在同一个城市,却一个月都见不着一回。
“我跟你说这个姐姐啊,咱就在一个城市里,我有时候跑这滴滴还开车到她公司楼下,打电话她就说忙呀,见也见不着一面。”
我想女儿呀,又怕耽误她工作,见不着啊,见不着……”
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是这样,明明可以用少量的时间通过电话线传递思念,却不愿意按下“呼叫”的快捷键。即使是微信上的聊天也很少。
我刚上大学的那个时候,半个月不给家里打一次电话。不是忙,也不是不想家,但就是拿起手机不会去打电话问平安,直到妈妈主动给我打电话才会聊上半几个小时。
而父母对子女的思念又总是不愿直言表露的。比如想女儿却不敢打扰的司机师傅,又比如在家偷偷抹眼泪却不会告诉我的妈妈。
他们每次唠叨起日常的生活,喋喋不休。“平时要多喝水,冬天记得穿保暖,吃东西不要挑,不要靠不吃饭减肥,不要熬夜……”
近一个小时的聊天也只不过是想说一句说不出口的“女儿,妈想你了”。仿佛父母本就应该是要比儿女更加隐忍的。
前年回老家,跟爸爸回村里看望奶奶,老人家坐在炕上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我们唠嗑,说的都是些家常小事,昨个张家长,今儿个李家短,想起啥事说啥事,就连家里的小羊羔爱踢围栏也成了聊天内容。
从老家回来的第二天,奶奶就去世了。一朝一夕,便一墓相隔。
现在想来,当时说啥不重要,老人也不过是想多说几句,多看几眼罢了。 

03

● 多一点耐心 ●
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是从小学写作文开始就背住的话,但等真正明白其中意味的时候往往都已留了遗憾。

自此以后,我开始耐心地听父母一发就是至少30秒的语音,会把聊天语音时不时的添加到微信收藏夹里,每个星期也会给家里打三次电话,唠嗑日常。

到了大多数人谈恋爱的年纪,妈妈总说以后要找一个疼我的爱我的人共度余生,我有次幼稚的说不要,和她开玩笑“一个戒指换你二十多年的光阴,有这个道理?”

她也就笑笑,把我的手拉过来握着“你过得好就是道理呀!”

我们总是喜欢关注男女之间的爱情,记得对方的星座,对方的喜好,可每每提及父母的时候却连他们最喜爱吃的菜都要思考很久。

其实大多数人的一生,陪伴自己最久最牢固的往往不是爱情。前半生,父母拿几十年陪你成长,后半生你又花几十年陪子女成长。

人生这条路总归是亲情更疼惜你的。而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珍惜。所以啊,在还有人听的时候,大胆地说想说的话,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爱。

人生这条路
总归是亲情更疼惜你
而我们唯一能做的
就是珍惜

Invitation
QQ Group
1095632335

created:04/01/2020

Welcome to the Group

Use this card to join us and participate in a pleasant discussion together .

Welcome to JISHUSONGSHU Group,wish you a nice day .